行为金融学与投资决策PgDip in Behavioural Finance and Investment Decision (BFID)

行为金融学和投资决策BFID 提出了投资决策背后的科学,在世界一流的香港大学ICB老师和重要的金融从业者的带领下,行为金融学和投资决策为金融学探索了投资决策的行为基础,探索会严重影响金融市场表现并为投资者带来次优结果的常见偏见和非理性投资行为。
1. 外资“鲶鱼”将至倒逼投资业转型
人民日报-国际金融报指出, 中国金融市场开放步伐加快,券商外资持股比例限制放开提前8个月,自4月1日起正式实施。Mckinsey 麦肯锡的2020年4月的最新研究报告指出,中国资本市场在下行背景下,步入改革元年,投资行业拐点已至。伴随着外资提前放开,中国资本市场迎来改革的历史性时刻。本次改革力度与速度空前,资本市场改革已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未来中国的投资行业将充分发挥资金配置等重要功能,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诺贝尔经济学奖2017年颁给了芝加哥大学布思商业学院 Ralph and Dorothy Keller Distinguished Service Professorship 杰出教授 Richard Thaler (理查德·塞勒) 先生, 表扬他在行为金融学的理论贡献,促使全世界的投资人关注投资行为学。
2. 改变错误的投资思维模式
本课程兼备前瞻性、理论性与实用性,设有引人深思与生动的课堂互动,与领先的行为金融专业人士和学者进行互动学习练习。该课程提供了智力刺激,并允许参与者了解有效决策的应用科学,发现我们的大脑如何处理现代金融市场所需的决策以及应对这些缺陷的方法,了解金融泡沫的发展方式和原因,以及发展战略,认识他们确定导致投资者的心理倾向犯严重的投资错误。课程让人能分析投资行为偏差所带来的影响,从而改变错误的思维模式,以增加投资回报并减低风险。行为金融学和财富管理的融合是财务策划师必需掌握的学科。课程对风险和不确定性条件下决策心理学的核心原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负责资产管理和为投资客户构建投资组合的同学提供了重要的见解和实际应用。
3. 投资决策的应用科学
投资交易的实质是一场心理游戏:一边与市场角逐,一边与顽固的自我心智对抗。世界领先的另一位行为金融专家约翰·诺夫辛格在《投资心理学》一书中指出:金融学的发展建立在两个假设之上:人们的决策是理性的;人们对未来的预期是没有偏差的。这些假设在绝大多数时间是不成立的。
4. 【心理学+金融学】结合的系统学习
通过对心理学和金融学的学习,学生在批判式的掌握核心理论的同时,更加完整的理解相关知识以及分析和应用技巧。 投资行为的偏差影响投资决定,潜移默化中习得的思维定势和误导性习惯正是阻碍投资成功的主因。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在全球不断提升,通过提高金融市场效率来配合经济的持续发展刻不容缓,BFID专业就是主要培养金融、经济、心理等多方面人才。
现代投资人都开始充分利用互联网接触到大量信息,认为这些信息增加了他们的知识来做重要的投资决定,其实这反而导致了他们对自己的决策过分自信。实际上大多数个体投资者缺少专业的训练和经验,因而不能更好地分析各种信息,即使是专业投资者也会因专业局限性、信息准确性、所持立场等等问题造成其对信息分析的失真。
课程设计
课程目标
通过修读本课程,学员能够:
-
批判性地应用投资行为学的理论和框架来分析影响财务决策行为的偏差;
-
分析投资行为的偏差所带来的金融市场失误;
-
讨论及评估投资行为学与传统金融学的分别和互补;
-
剖析投资行为的偏差如何影响国际金融市场、投机活动和金融危机;
-
利用商业前沿知识以建立与不同商业伙伴及社会的良好对内及对外关系。
课程内容
- 开学典礼暨”超越自我”工作坊 (Opening Ceremony cum “Excel Yourself” Workshop)
- 金融市场透视 (Financial Markets)
- 投资策略与决策过程 (Investment Products and Decision Making Process)
- 投资者行为偏差 (Investor Behavioural Biases)
- 演算法交易与应用策略 (Algorithmic Trading and Application Strategy)
- 交易心理学 (Psychology of Trading)
- 投资动机与情绪分析 (Investment Motivation and Emotion)
- 最优投资组合与风险管理 (Optimal Investment Portfolio and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 行为金融学与财务规划 (Behavioural Finance in Financial Planning)
- 金融工程应用技术与软件 (Techniques and Software in Applied Financial Engineering)
- 投资心理治疗 (Financial Therapy)
- 投资行为学专案 (Final Project of Behavioural Finance)
课程师资
本课程师资囊括著名金融机构及跨国企业的资深高管人员,如高盛投资银行(Golaman Sachs)、罗斯柴尔德家族银行(Rothschild)、摩根大通银行(JP Morgan)、花旗银行等。所有师资均具有丰富的内地、香港和海外机构的金融投资管理经验,为学员提供全方位的前瞻性视野、专业的理论知识及实战指导。

孙东宁博士
Dr. Dongning Sun
港大ICB客席讲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后、北京大学硕士、前瑞士银行投资银行UBS 交易量化总监、前全美华人金融协会(TCFA)理事

孙志鹏博士
Dr. Zhi Peng Sun
港大ICB客席讲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前国内领先的金融科技和互联网财富管理平台陆金所产品设计总监

朱国忠博士
Dr. Guozhong Zhu
港大ICB客席讲师、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University of Alberta)商学院副教授、德州大学奥斯丁经济学博士

梁伟志先生
Mr. Sunny Leung
港大ICB客席讲师、中国光大控股绝对收益投资部基金经理和量化信息科技经理

王继堃博士
Dr. Jikun Wang
港大ICB客席讲师、同济大学内科学精神卫生专业博士、美国布朗大学访问学者、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咨询心理学副研究员及硕士研究生导师
许嘉铭先生
Mr. Joe Hui
港大ICB客席讲师、鹰眼集团量化部投资总监

岑兆基先生
Mr. Jonathan Sum
港大ICB财金管理系系主任暨首席讲师

梅鹏坚先生
Mr. Patrick Mui
港大ICB客席讲师、现任中资券商董事及主管负责人、前澳民银行金融市场部联席董事、英国牛津大学硕士

陈欣先生
Mr. Chase Chan
港大ICB客席讲师、15年金融市场交易经验、英国萨里大学商科硕士
课程特色
课程由金融和心理学基础开始,引导学员掌握投资偏见及人性弱点,从而掌握增加投资回报的技巧。无论对投资者还是金融从业员来说都是不能错过的新学科。
本课程按港大ICB中国商业学院“4P”办学特色,属前瞻 (Prospective)、专业 (Professional) 、实用 (Practical) 及 实效(Problem-solving),覆盖心理因素对投资行为和金融市场的影响, 有效引导学员于财务计划、企业决策、市场交易过程中应用投资行为学的理论去分析金融危机,让学员以投资顾问的角色去研究行为偏差对财务计划的影响,并教授学员藉由投资预测的技术分析方法和概念去发展个人的系统, 是投资者必需掌握的投资知识。
适读学员
课程成功结合心理学及金融知识两个专业范畴,让学员逐步积累投资行为学的知识,利用实际案例研究如何在资产价格、市场交易和财务计划中应用投资行为学,从而掌握增加投资回报的技巧。
课程适合具有投资管理或金融服务经验的中高层管理者。同时,课程也适合希望利用行为金融学分析方法,从而增加投资回报并减低风险的投资者。